巧设活动 有效探究 ——关于数学探究课活动设计的几点思考

  • 作者:华师外校CEP小学   陈佳
  • 浏览量:0
  • 时间:2021-12-30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必须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包括情感参与、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现阶段实行的学科探究教学改革正符合这一特点。它主旨是引导老师,把自己的角色从组织者,传授者逐步过渡成合作者。即教师和学生都参与的课堂教学的活动过程,他们都将以引导者和探究者的双重身份进入探究式课堂教学。而这一转变,则需要有效的课堂活动作为载体,才能使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科探究。因此,有效的课堂活动是学生有效探究的关键所在。那如何设计有效的课堂活动呢?笔者作了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热闹非凡”真的有效吗?

有效的课堂活动是怎样的呢?不少老师会认为学生参与度高,每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便是一个有效的课堂活动,那么真的如此吗?来看看这样的一个实例:在教长方形的周长这节课时,课堂活动是:把一个班级旅游的集体照放在展示台上,提出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有人说这是班级的照片,有人说里面的风景好美,有很多旅游有很多机动游戏,……上课的老师有点力不从心。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这次的课堂活动设计做到了人人参与,课堂热闹非凡,但真的有效吗?不难发现这种表面上的“热闹”,只是停留在表面形式上,并没有真正的起到激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面对诸如这样活动设计,该如何避免,如何改进呢?

二、透过表面抓本质

数学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是学生学习、师生交流的主要场所。新课改,强调数学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等等数学素养的养成。而这些都是要以学生积极参与为前提,如果没有学生自主地参与,老师再努力再积极,也是徒劳无功的。多年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经验明确表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低,教学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度。因此,如何让学生有效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就需要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那么该如何设计课堂活动呢?笔者有几点思考可供大家参考。

1、创设有效的问题情景活动,让学生情感上愿意探究

孔子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问是思维的起点,因此问题情境创设得好,便会促使大家去思考,而思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源头,也是学习数学的素养之一。数学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如果老师能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活动,巧妙的设计问题意识,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们思考的积极性,孩子们就会主动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参与积极的数学探究中。

比如,在教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秒的认识”后,可以设置这样的数学探究活动:

1. 对着钟表,心里默数30秒,感知30秒的长短。

2. 不看钟表,数出30秒,体会30秒的长短。

3. 在30秒内完成一件你拿手的事情,加深对30秒长短的认识。

创设这样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小组合作,分工明确,更能让学生有效参与,学习起来更有效率!

2、列举有趣的生活事例活动,让学生思想上乐于探究

数学源于生活,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学习就是要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和已知有的知识面出发,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联系生活把数学知识生活化,把生活经验数学化。这样学生才会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在生活中养成数学的意识,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正因如此,在设计课堂活动时,便可以联系身边,创设符合学生特点的活动。例如在教学“年月日”这节课时,创设这样的数学探究活动:小明今年九岁了,过了九个生日,小明的爸爸今年三十六岁,也只过了九个生日(他从没漏过一个生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学生们带着有趣的生活问题,怀着强烈的求知欲望,探究内在原因,在不自觉中学习了有关闰年的知识。

 像这样的生活,例子有很多,比如说商场里的价格标签,家里摆放的时钟,手机里显示的时间,银行的利率汇率,……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学习数学的素材。

3、创设探究行为活动,让学生行动上积极探究

曾经有一句话风靡一时,就是:听过,但会忘了;看过了,记住了;做过了,就理解了。由此可见,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做一次”是多么的重要!因此老师要努力创设探究氛围,创造让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发挥学生动手做的潜能,学习新知识的实践活动中尽量让全体学生“做一次”。让学生会听,会动脑筋思考,会动手操作,会动笔尝试,会动口表达,会提出问题……调动学生一切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全身心地参与探究,在“做中学”,从而真正学到新的知识,发展了学生潜能,以更积极的姿态自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比如在教学“分数的认识”这一课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活动: 做“分数1/2”,活动要求:用颜色笔涂一涂,用手工纸折一折,在图画纸上画一画,……他们通过自己的探究,表示出不同的图形的1/2,再通过对比思考:为什么不同图形,或是同一个图形的不同折法,都可以表示1/2呢?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碰出了火花,最终大家理解了:“把一样东西平均分成两份,每份就是它的1/2。”这时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分数1/3!”、 做分数1/4!”……学生通过类推、迁移,学生们很快认识了更多的分数。

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合作等等的学习习惯,学生动得起来,静得下来,教者注重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再适时的点拨,才能让学生们在行为上有效的参与进来,才是更有效的探究学习方式。

4、指导实用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有效探究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必须采取小组合作的时候,如果老师放得太开的话,此时让小组开展活动,表面上是小组合作,但实际上是,一无所获,浪费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因此,教师必须让学生有明确的分工,让责任到人,要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在上面提到的“秒的认识”,这节课中可以这样安排,小组的1号负责计时,看秒表并喊开始和停,2号和3号同学负责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4号负责记录并汇报:小组成员所用的时间和做了什么事。在老师的分工指导下,每个学生都忙而有序,人人有事干,人人有活做,个个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大大提高了学生有效的参与度,更能使课堂活动更加有可操作性,也更加有效。

总之,合理的课堂活动能让学生在情感上愿意探究,在思维上乐于探究,在行为上积极探究,在合作中学生学会探究,学生才会有效地参与数学课堂学习,学生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