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教育-基础教育革新建议》一书由法国现任国民教育部部长Jean-Michel Blanquer所著,教育科学出版社于2018年12月首版。
作者站在国家发展战略对未来人才需求的高度,结合法国社会价值观、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国际教育测评比较、以及科技发展对教育的反哺,中肯地评价了法国当下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四个年龄阶段的教育现状,并对各个阶段分别提出了明晰的培养目标。用他的原话来表达,即:“这就是一个锐意创新的国民教育部为法国教育描绘出的一个简单明了又具体的蓝图。”
作者对教育问题的分析极具洞察力,措辞严谨并精准,建议务实而简明,能够引领读者在更宽阔的空间重新思考未解教育问题的同时,也能为教师、家长和学生提供可操作性强的改变切入口。因此,本书对法国内外教育共同体里的每一个角色,都大有裨益。
阅读本书最大的收益,是在作者的指引下,思考教育改革的本末。作者明确地把教学目标改革和组织形式改革划分开来,而他认为“组织形式改革并不是必要的”。相比之下,他高度推崇对教学目标的审查与重建,“为了推动必要的教学改革,需要先明确教学的首要任务,而组织形式的变化都应为此服务”。这应该被认为是一条原则性的纲领,提醒各层各级的教育从事者,勤思慎行,不要单纯为改而改,更不应该偏执地孤立教育行政、短浅地为创造政绩而改。作者明确地总结了法国社会对教育的终极期望,分析了法国自由价值观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指出学校教育的存在就是为未来终将自由的社会公民配备知识和自主性。因此,四个教育阶段的目标,虽可分解,但都应该紧密共建这一主题。由人及己,反观中国的教育,虽对“自由”一词没有重墨强调,但在教育是为社会培养有知识、有独立自主性、有国家荣誉感、能自我约束与支配,并信仰终生学习的社会公民这个意识上,两国的目标是高度相似的。
然而,不配备执行能力的目标,只是空谈。在教学执行层面,作者高度重视“教师效应”。作者引用了Joseph Torgeson教授1993至1998年间在美国佛罗里达州针对中学教师开展的实验结果——优秀的老师能够有效降低学困生的比例至原来的八分之一——来证明教师的素养和能力是一个国家教育最核心的竞争力,从维护教育公平的角度出发,也“可能是唯一一个可以抵消社会出身对学生的巨大影响的因素”。
与之相应地,作者对好老师的身份提出了在任何国家都暂时未能普及的新定义:他们“是一门学科或者几门学科的专家。教师不是政府或某一群体的代言人,而应代表全人类。他们为诗人、艺术家、哲学家、智者、以及所有创造并维持人类文明的人代言。”作者深知这一理想的高远,且并不是单纯的教育行业问题,而是需要“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政策和经费分配模式”去带动教师的培养、评估和发展。路虽漫漫,但对教师效应的追求也并非空谈无补。在中国的国情下,这个理想至少应该帮助促进教师的职后动力。中国亦有千年师者博古通今、文江学海的传统,但在开放市场和人口膨胀的双重作用下,教师作为一个社会职业,渐渐与凤毛麟角的才学脱钩,而与躲避惊涛骇浪的安定等同。作者认为“教师动机最重要的两个驱动力是教学的意愿和学生的学业成功。”这前者往往可以为因,后者为果。因此,教师应该是真正拥有强烈教学意愿的角色,并受意愿驱动,能在职业生涯中持续付出个人努力追求更好教学成果的角色。
此书立足于法国教育,而中国的国情和价值观定与之迥然有异。然“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作者对初中阶段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提炼,有两点使我深受启发。
供稿人:CEP中学周昀韵 (以上配图均来自网络)